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辞职了

今天是爸爸的忌日。爸爸离开我都已经20年了。

20年前,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青年,喜欢躺在自己的舒适区,逃避外界压力,躲避未知的挑战。这样的性格,也许是从爷爷、爸爸那里遗传下来的,实际上我一直都是一个缺少“野心”的人。

也正是这样,当年考国家公务员,千里挑一进入到了某国务院直属机构的面试环节,自己却压根没去参加面试。某海外广告公司让我去澳洲做交互设计,我也没去,尽管那是我擅长和喜爱的工作。最后,2007年研究生毕业时,我选择了安安稳稳地呆在自己的大学里,留在了最熟悉的生科院。

2011年,我从生科院去了信息办。2021年,我又从信息办到了宣传部。

2025年6月,我总算鼓起勇气,向学校提出了辞职。辞去副处职务,从学校离职。

没有任何找下家的打算,也没有计划去别的单位工作。像我这样四十来岁的年纪,也很难再找别的工作了。虽然说以前还算是个技术人,但是做技术的时间窗口对我来说已经过去了。我也自知不适合管理岗位,尤其是不适合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然而,“不用上班”也不是随便说说的,人活着还是要吃饭的。要多亏过去十来年的投资收获,能够支撑我给予我辞职的勇气、底气。

1999年高考,自己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了这个大学,当年学校的调档线606分,比清华还高1分。1999年9月,爸爸送我来学校报到,从那时起,我在这个校园里整整待了26年。从2007年到现在,自己在这个学校成为了一名教职工,工作了18年。回顾过去,自己一大半的人生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这个学校对我极为重要,她是我人生的家园。在这里,我结识了一些真挚的师友,在我困苦时不吝给养,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导,帮助我不断成长,使我收获人生的宝贵财富。

这个学校对我尤为重要,她记录了我二十余年,从青年到中年的蜕变过程。二十余年来,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是和这个学校相关的。

也正是在这里的漫长日子,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想做什么。

如今,时机已经到来,自己也终于迈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7月,应该是我在这个大学的最后一段时光了。

提出辞职后的这段时间,各种谈心谈话,感受到了领导、师友的温暖和关切。曾经的生物系老师,如今的校领导,周末傍晚请我吃面条,和我长谈,为我着想,让我感激不已。导师远在异地、事务缠身,也关心我的情况,给予我支持。种种经历,难以赘述。很感激在临别时,自己被这样温情招待。很遗憾接下来的日子,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大学,不能和各位一起前行了。

以上,写在爸爸20年忌日之际。20年了,无数次梦到您,无比想念您。也请爸爸妈妈放心,儿子一切都好。


校园一角,摄于200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