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数码相机还不算普及,远不像今天的手机,随便一款都能拍照。相机大多使用5号电池,电量消耗得很快;存储卡的容量也不大,价格却不便宜。我记得A95的入手价是2880元,另外花了110元买了一个2000mAh的充电套件,再花240元买了一个256MB的CF卡,总共花费了3230元。
2004年12月18日,和Robin在徐家汇买佳能A95
然而,那时的我,还是没有舍得为相机多买存储卡和设备。256MB的存储卡,拍不了多久就满了。照片还好,至少能存几百张;但视频一旦质量高点,就只能录几分钟。因此,我很少用相机拍视频,若要拍摄,也总是把画质调低,以节省存储空间。
这一点,也成了我至今的一大遗憾。
2005年春节,我回到蒲坝过年。那时我并不知道,这将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年。半年后,爸爸因病离开了我们。
那个春节,我拍了不少照片,很多是蒲坝的景物,然而真正拍爸爸妈妈的照片却不多。最遗憾的是,我只拍了三段视频,每段都很短。两段是除夕夜爸爸在阳台点鞭炮的视频,一段是爸爸在大年初一准备中饭的视频。而那段正面拍到爸爸的视频,仅有寥寥几秒。实际上,这些,就是爸爸未患病前,留下的唯一影像。
2005年2月1日,爸爸妈妈晚饭中,蒲坝
2005年2月8日,爸爸在邻居家吃晚饭,蒲坝
2005年2月8日,除夕夜,爸爸在阳台放鞭炮的视频之一,蒲坝
2005年2月13日,爸爸妈妈晚饭后在站台散步,蒲坝
现在,数码拍摄已经无处不在,几乎每个人都能用手机轻松记录生活。然而在20年前,数码相机并不像今天这么普及。即使当时我手里有拍摄设备,因无知和疏忽,我并没有为爸爸和妈妈留下更多的影像。每当我翻看2005年2月拍的那些照片,心中便充满悔恨——悔恨那时我过于关注自己的世界,却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如果能够重来,我希望自己不是去拍那些铁轨、站台、墙壁、花草和云朵,而是拍下爸爸妈妈的日常,拍下我们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不仅拍更多照片,还要拍更多视频;每一张每一段,都用最好的质量,而不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而调低画质。
2005年2月11日傍晚,铁道上爸爸的背影,蒲坝
2005年7月,我再次回到家。这次,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光已接近尾声。7月5日,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到102厂门口。我拍下了爸爸的最后一段生活影像,依旧是模糊的画质。夕阳下,伴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爸爸妈妈慢慢走到102厂门口。他们转身时,阳光洒在远处的树木和近处随风摇曳的玉米地上。妈妈先走过来,轻轻地说,“外面多凉快,欢。”爸爸走来,也对我说,“风吹起多舒服的。”
说完,他们一前一后,继续朝家的方向走去。
那一刻,爸爸的病似乎缓解了,时光仿佛也凝固了。
2005年7月5日傍晚,爸爸妈妈晚饭后散步,西昌
2005年7月5日,傍晚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