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海里在记忆里在呼吸里在眨眼间在空气中在不经意间,随手可摘的过去,在会东大桥301铅锌矿的时光。
到处是石头砌成的墙基,石头上的青苔显示出建筑的年轮。周遭的植被在西南深山中散发着奇异的味觉,一闻就知道是这里,是此处,是彼时。家的后面是一条水渠,水渠上有打水的龙头,一拧水就喷了出来。水渠充满了流水,不断的流水,像是一条小溪。水渠的后面是一片小土坡,那里是我的花园。更高的地方,是地泵房的墙角,在那里堆积了无数的酒瓶,不知道是谁的,变成了一个碎玻璃的世界。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是小孩的小小世界。在这里我种火麻籽种各种奇怪的东西,用泥巴堆砌那个微型的世界。一棵高高的树结着硕果,无数的火把梨酸酸的小小的,难以入口,却再难寻觅。沿着墙角可以走得很远,可上可下。远处是居民种植的玉米地,有兔子逃走了躲藏在这里。在玉米地的后面,一条陡陡的土路上去是一家小小的昏暗的货品寥寥无几商店,里面卖出的简简单单的饼干,是再难追回的美味。沿着水管爬下去,那个小小的花园,里面有高高的滑梯,滑梯的塑料滑道是青色的,玩耍的时候总是散发着一股臭味。家的对面是几个简单的花坛,却种着苹果树和梨树,苹果树是孩子攀爬的乐园,梨树结着甜美的小果实,再往下的深沟里还生长着桃树。浓浓的家园感觉。远处水泥地的过道上,有一户始终开着窗,把家当做了小卖部,路过的人不小心就会一头撞上去。在这里卖着健力宝、方便面等等,在那个年纪觉得挺奢侈的东西。几排简单的房子,有多少时光来回地走,有时候是去食堂打饭,有时候是去澡堂洗澡,更多的时候是跟着爸爸妈妈进入厂里,到办公室做作业。前面是一个灯光球场,似乎从来没有举行过比赛,这一面山坡全是层层叠叠的阶梯,记忆里还在石头和石头之间跨来跨去,夹杂着妈妈腰痛的记忆。在卫生院的背后有一棵大大的树,那里也是一位叫李秋的同学的家。往上坡上面,是一个洗澡的澡堂,还有打开水的一长排水龙头。一个戴眼镜的叔叔住在旁边,是叫三眼镜吧,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找他玩。远处飘来弄弄的饭菜味,虽然这么多年过去,偶尔的一些气味还是把我拉回到那个时刻。那个食堂总让我想起我的爸爸。拿着几个搪瓷碗,去打饭菜吧。我喜欢这个食堂,那种老厂的味道,还有这里的肉片、馒头、稀饭。据说一个罪犯跑了,躲在食堂上面好几个月,偷吃着馒头,想起这个画面就想到那个食堂。食堂背后的小路可以来到厂区,爬上来就是妈妈的办公室。办公室下面有一条小水沟,可以用高锰酸钾把水染成红色。旁边有个厕所,不知道为什么,要比家旁边路灯下的厕所好了太多。爸爸的办公室在马路往下的斜对面,镉车间听起来还有点浪漫,旁边是一个小时候洗澡的地方,后来却不怎么去了。沿着酸化的白色道路可以走到厂区,那里是浸出车间,轰鸣的声音,硬硬的压滤布,冒着蒸汽的洗澡间。再往下走过一个向下的陡坡,是一个监区,有大大的门,到了这里才有监狱的感觉,那里也是常常洗澡的地方。这里就是记忆中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几条路都四通八达,上上下下。到处是化学品的渍痕,工厂就是这么自然在我的生活里面。往大路向外走吧,还是那么脏的马路,汽油和硫酸,路边的小卖部,那个难忘的春节,第一次小孩有了这么多的零食,德阳的油酥花生,真的好香。
会东大桥301铅锌矿,我的爷爷、爸爸、妈妈都在这里工作过,这是一个在1958年开始筹建的冶炼厂,也是攀西监狱的前身。为什么编号是301已经不得而知了。它坐落在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大桥区铅锌镇。我的妈妈在浸出车间当出纳,爸爸在镉车间当电工。后来他们又都到了蒲坝转运站。因为爸爸会开叉车和吊车,后来蒲坝站上主要的工作就是开着叉车,将卸载在站台上成捆成捆的“凉山牌”锌锭送到火车车皮中。
小时候,有两个暑假妈妈带我来到大桥,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后来妈妈工作调动进来,我们在这里呆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后我再也没有回来。记忆中的景物还历历在目,而如今的地图上,已经很难寻觅当初的那些老地方。
而后,我又找到了一张拍摄于2005年5月的地图,从里面倒是还能发现当初的许多景象。昏黄的色调也比较符合记忆中的画面。
如今,会东铅锌矿早已不复存在,网上也难觅301的相关资料。找了一些过去的杂志刊物,作为对那段难忘时光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