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星期五

再忆大桥——四川会东铅锌矿的时光(二)

在脑海里在记忆里在呼吸里在眨眼间在空气中在不经意间,随手可摘的过去,在会东大桥301铅锌矿的时光。


到处是石头砌成的墙基,石头上的青苔显示出建筑的年轮。周遭的植被在西南深山中散发着奇异的味觉,一闻就知道是这里,是此处,是彼时。家的后面是一条水渠,水渠上有打水的龙头,一拧水就喷了出来。水渠充满了流水,不断的流水,像是一条小溪。水渠的后面是一片小土坡,那里是我的花园。更高的地方,是地泵房的墙角,在那里堆积了无数的酒瓶,不知道是谁的,变成了一个碎玻璃的世界。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是小孩的小小世界。在这里我种火麻籽种各种奇怪的东西,用泥巴堆砌那个微型的世界。一棵高高的树结着硕果,无数的火把梨酸酸的小小的,难以入口,却再难寻觅。沿着墙角可以走得很远,可上可下。远处是居民种植的玉米地,有兔子逃走了躲藏在这里。在玉米地的后面,一条陡陡的土路上去是一家小小的昏暗的货品寥寥无几商店,里面卖出的简简单单的饼干,是再难追回的美味。沿着水管爬下去,那个小小的花园,里面有高高的滑梯,滑梯的塑料滑道是青色的,玩耍的时候总是散发着一股臭味。家的对面是几个简单的花坛,却种着苹果树和梨树,苹果树是孩子攀爬的乐园,梨树结着甜美的小果实,再往下的深沟里还生长着桃树。浓浓的家园感觉。远处水泥地的过道上,有一户始终开着窗,把家当做了小卖部,路过的人不小心就会一头撞上去。在这里卖着健力宝、方便面等等,在那个年纪觉得挺奢侈的东西。几排简单的房子,有多少时光来回地走,有时候是去食堂打饭,有时候是去澡堂洗澡,更多的时候是跟着爸爸妈妈进入厂里,到办公室做作业。前面是一个灯光球场,似乎从来没有举行过比赛,这一面山坡全是层层叠叠的阶梯,记忆里还在石头和石头之间跨来跨去,夹杂着妈妈腰痛的记忆。在卫生院的背后有一棵大大的树,那里也是一位叫李秋的同学的家。往上坡上面,是一个洗澡的澡堂,还有打开水的一长排水龙头。一个戴眼镜的叔叔住在旁边,是叫三眼镜吧,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找他玩。远处飘来弄弄的饭菜味,虽然这么多年过去,偶尔的一些气味还是把我拉回到那个时刻。那个食堂总让我想起我的爸爸。拿着几个搪瓷碗,去打饭菜吧。我喜欢这个食堂,那种老厂的味道,还有这里的肉片、馒头、稀饭。据说一个罪犯跑了,躲在食堂上面好几个月,偷吃着馒头,想起这个画面就想到那个食堂。食堂背后的小路可以来到厂区,爬上来就是妈妈的办公室。办公室下面有一条小水沟,可以用高锰酸钾把水染成红色。旁边有个厕所,不知道为什么,要比家旁边路灯下的厕所好了太多。爸爸的办公室在马路往下的斜对面,镉车间听起来还有点浪漫,旁边是一个小时候洗澡的地方,后来却不怎么去了。沿着酸化的白色道路可以走到厂区,那里是浸出车间,轰鸣的声音,硬硬的压滤布,冒着蒸汽的洗澡间。再往下走过一个向下的陡坡,是一个监区,有大大的门,到了这里才有监狱的感觉,那里也是常常洗澡的地方。这里就是记忆中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几条路都四通八达,上上下下。到处是化学品的渍痕,工厂就是这么自然在我的生活里面。往大路向外走吧,还是那么脏的马路,汽油和硫酸,路边的小卖部,那个难忘的春节,第一次小孩有了这么多的零食,德阳的油酥花生,真的好香。


会东大桥301铅锌矿,我的爷爷、爸爸、妈妈都在这里工作过,这是一个在1958年开始筹建的冶炼厂,也是攀西监狱的前身。为什么编号是301已经不得而知了。它坐落在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大桥区铅锌镇。我的妈妈在浸出车间当出纳,爸爸在镉车间当电工。后来他们又都到了蒲坝转运站。因为爸爸会开叉车和吊车,后来蒲坝站上主要的工作就是开着叉车,将卸载在站台上成捆成捆的“凉山牌”锌锭送到火车车皮中。

曾经铸在每一块锌块上的商标——“凉山牌”锌锭

小时候,有两个暑假妈妈带我来到大桥,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后来妈妈工作调动进来,我们在这里呆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后我再也没有回来。记忆中的景物还历历在目,而如今的地图上,已经很难寻觅当初的那些老地方。

2021年的铅锌矿

而后,我又找到了一张拍摄于2005年5月的地图,从里面倒是还能发现当初的许多景象。昏黄的色调也比较符合记忆中的画面。

2005年的铅锌矿,那时候爸爸还在世

大桥的桥,在桥的西侧岸边是曾经的烤羊肉串摊子

从这条公路一直往上,就是厂区,左侧山坡下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流淌着

我家在快到山顶的地方,这里是三大队的队部附近,旁边空旷的地方就是灯光球场,爸爸在这里住了很多年,2005年的照片上,似乎许多建筑已经消失了

2005年的厂区,和当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依稀还能判断出爸爸和妈妈当年工作的地方

矿部和熟悉的上学骑车爬坡路。在地图的最边缘是301子弟小学,但可惜更远的子弟中学则并没有高精度的图像了

如今,会东铅锌矿早已不复存在,网上也难觅301的相关资料。找了一些过去的杂志刊物,作为对那段难忘时光的留念。




























2023年5月19日星期五

深藏于记忆中的碎片——四川会东铅锌矿的时光(一)


四川会东铅锌矿,又叫301铅锌矿(会东大桥)。

这里一直是我深深怀念的地方。

虽然这里地处偏僻,远在深山野岭之间,但对我而言,这里有着太多太多金色的回忆。

从1993年的春末,到1994年的夏末,一年多时间里,我和爸爸妈妈在这里难得地渡过了一段共同生活的时光。

那也是我们三人此生唯一天天在一起生活起居的时光。

爸爸妈妈每天上班、下班,我每天上学、放学。

每天清晨,爸爸早早起来,给我从食堂端来馒头和稀饭。

外面还黑漆漆地,路灯昏黄。爸爸帮我把自行车抬上了高高的石阶,送我到了路口。从这里,我踏上去学校的路途。

路口的一侧是厂里的地泵房,另一侧则是个较大的公厕,这里也是我童年曾经非常害怕的地方之一。厕所中常常有巨大而肥胖、不断蠕动、满地爬行的蛆虫,有的甚至拖着长长的尾巴,让年幼的我惊恐不已。

有时候,我和刘华一起骑车出发。也有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就出发了。


路口的下方,是一个下坡路。

这段下坡路,我曾经走过很多很多次,也骑车经过很多很多次,30年了,这段路如今还历历在目,似乎就在眼前。

在记忆的碎片里,这个下坡非常地长,非常地陡,而我总是骑得很快,冲的很猛,几乎不怎么捏刹车。

首先经过的是一个S型的拐弯。

弯道的一侧是一排单位住房,它们灰巴巴地,建在水泥石头座基上。

这里也是当年几位同学的家,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同学谢成。

虽然我在301子弟小学只读了短短几个月,但谢成对我一直都很好。

我已经忘记了我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家都在“小老堡”的原因吧?

他家里好像是在街上卖牛肉的,他的爸爸年龄挺大。他家里充满了一种浓烈而奇怪的煮牛肉的味道。

小学毕业后,他去读了别的中学,但每次遇到还会打招呼。自从我离开大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了联系,也不知道他现在可好?

自行车来到这个坡道的中段,这里常年尘土飞扬,运送矿石的大货车轰鸣上下,但当年的我似乎毫不在意,车速仍然飞快。

大桥的河边

想到了那年的春节,下坡的时候,就在这里,我们遇到小徐孃正推着自行车上来,她给我买了一堆零食,正要来我家。小徐孃对我真好。

冲到坡的底部,这里也是自行车车速最快的地方——我曾在转角的小店买过一堆廉价的明信片。这时,整个坡道向右侧猛地一拐,来到了一段缓坡。

如果一直不捏刹车的话,自行车顺着势头最远可以冲到桥边。这座桥,不知道是否就是大桥的桥?


桥边也是记忆里一个非常特殊且美味的地方——每晚,这个桥边的一个店家都会烤羊肉串。

从我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到大桥,到我在大桥上初中,这个店家每晚似乎都在烤羊肉串。

烤肉的香味随着青烟漂浮在空中,那简直是太好吃了、太美味了。

可以说,这是小时候我心目中可以和凉面并列第一的美食。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夏日的夜晚,和爸爸妈妈一起路过这里,我可以吃上几串羊肉串,但每次也就少量买一些,不会敞开来吃。而且,爸爸妈妈还总是自己舍不得吃,全都留给我。

爸爸在大桥

如今,爸爸妈妈都已离我而去。而桥边烤羊肉串的店家,不知道是否还在那里?

时间流逝。

从清晨到夜晚。

每天,我都要在这个坡道上来回好几次。

早上去学校,中午回家;下午再去学校,傍晚回家;晚自习去学校,夜晚回家。

去的时候如风,回来的时候走“之”字。

每次晚上回来,爸爸妈妈都会在那个路口的路灯下等着我。

不管是刮风下雨,天晴冷暖,我知道,他们都一定会在那里等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忆在四川会东铅锌矿301子弟中学的日子]

[在记忆的深处,有许多金色的回忆,在四川会东铅锌矿301子弟中学的回忆就是这其中难忘的一段。

这些回忆往往都是从那辆偏粉红色的自行车开始的。清早,爸爸起来已经到食堂打来了早饭,常常是馒头和稀饭。吃完以后,往往是刘华来叫我,我们一起出发。我已经习惯于将笨重的自行车沿着阶梯旁的滑坡推上去,到达公厕的旁边。这是一个完美的出发点,从这里,我跟着刘华一起沿着马路往下俯冲,车速极快,非常刺激。

首先经过的是一个S字的拐弯,在弯道的一侧是一些民居,这里是当年几位同学的家,其中有一位叫谢成的小伙伴是我印象最深的,他好像一直和他的爸爸住在一起,而且他的爸爸年龄还挺大的。去过几次他家,记忆里他家里充满了浓烈的煮牛肉的味道。我和他是小学同学。小学毕业后,他去读了别的中学,但每次遇到还会打招呼。虽然我在301子弟小学只读了短短几个月,但他对我一直都很好。自从我离开大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了联系,也不知道他现在可好?

然后自行车来到这个坡道的中段,这里常年尘土飞扬,运送矿石的大货车轰鸣上下,但当年的我似乎毫不在意,车速仍然飞快。冲到坡的底部,这也是车速最快的时候,整个坡道向右侧猛地一拐,来到了一段缓坡。如果一直不捏刹车的话,自行车顺着势头最远可以冲到桥边,那也是记忆里一个非常美味的地方——每晚这个桥边的一个店家都会烤羊肉串,烤肉的香味随着青烟漂浮在空中,那简直是太好吃了、太美味了,可以说这是小时候我心目中可以和凉面并列第一的美食。可惜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爸爸妈妈给我买过,但每次也就少量买两串,不会敞开来吃,而且爸爸妈妈还总是自己舍不得吃,全都留给我。]

2023年5月10日星期三

一些校报片段

 






标题
理想与信念
期刊
2001-06-22-1118
详细
本报讯6月4日晚,我校55级毕业的何园素老师应生物系师生之邀,回到母校为生命科学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们上了一堂名为《理想与信念》的精彩党课。何老师毕业于生物系,为我国的香菇种植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把香菇种植推广到陕西汉中的一个赤贫县,使该县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何老师以自己的数十年经历教导同学们要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党、热爱祖国,胸怀为国奉献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生物系师生在这次讲座中均被深深地感动。(刘欢)

标题
新闻在线
期刊
2001-07-06-1120
●5月30日下午,生物系孙心德教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生物系脑科学实验室,向人们介绍和展示了生命脑科学的最新发展状况以及脑科学实验在生命研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同学们对这块比较“神秘”的区域有了一定的认识。(刘欢)

标题
新闻在线
期刊
2001-06-15-1117
●5月27日晚,我校党校生命科学学院分校第一期学习班正式举办。院党委书记王小明作了开场讲话,王汉然老师随后给学员作了题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讲座,从怎样端正入党动机,到最后号召入党积极分子们要“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刘欢)

标题
新闻在线
期刊
2001-06-08-1116
●生物系生物月系列活动之“个人风采展示大赛”最近完满结束。初赛于5月21日晚进行,活动分限时三分钟的自我介绍以及个人才艺展示两项。随后的复赛于5月24日晚举行,包括趣味性极强的“脑筋急转弯”回答和个人表演。此次活动为那些拥有特殊兴趣爱好或一技之长的同学提供了一显身手的大好舞台。(刘欢)

标题
新闻在线
期刊
2001-04-27-1110
●4月14日,生物系团学联在校内开展了一次义务献血活动,验血点设在河东与河西食堂门前。通过这次活动,许多同学不仅了解了自己的血型状况,还获得了许多验血及血型遗传等方面的常识。(刘欢)

标题
新闻在线
期刊
2001-04-13-1108
●随着越来越多网页设计爱好者的涌现,更多的人选择了在网页上展现真实的自我。生物系于近期举办了名为“NETWORM大行动”的网页大赛。比赛采取网上投票评选的方式,来访者可以在站点上欣赏征集到的各种不同风格的个人及班级参赛网页,并可为优秀的网页投票。网址为:httP://ecnusw.home.chinaren.com。(刘欢)

标题
拥抱未来
期刊
2001-01-12-1097
详细
12月14日下午,’暖冬阳光普照,生物馆前格外热闹。化生学院正在这里举行“迎接新世纪、21岁宣誓仪式”。2点30分,仪式揭开了序幕。同学们面对鲜艳团旗庄严宣誓:国家昌盛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热心公益,奉献社会,无愧祖国培育……副书记崔晓娟和“双百爱心”结对老人陈良老师满怀着世纪的豪情,点燃了新世纪祝福的火炬。熊熊火炬在阳光下发出耀眼光芒,下个世纪的希望,优良传统奋进的火炬仿佛又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在当代大学生风采展示中,院十大歌手用美妙的歌声唱出了大家的祝福,全国书法比赛金奖获得者用手中的笔挥洒出当代青年心中的豪情——“凌云”。2000级的同学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想象与智慧,用彩纸、报纸裁剪出未来世纪的流行服饰。上海市特色社团—生命与自然协会的展示将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带进了校园,提倡大家在新世纪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现代人的意识。生物系的雕水仙表演与现场叶脉书签制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化学系奇妙的实验“不燃的毛巾”,“燃烧的手指”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曾率领讯易有限公司“一想天开”队伍参加市“长江杯”创业大赛并获奖的97级朱文博同学娓娓道来他们创业的经历;曾在大夏杯上获奖的龚勇华同学也以离子液体这一新型材料为切入口,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描绘了新世纪化学及生命科学的前沿。仪式最后,大家齐唱《明天会更好》。21岁,同学们与世纪共贺生日,倍感骄傲与自豪。(刘欢)